鎢鋼回收 章源鎢業:創新引領 砥礪前行 著力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山清水秀的竹鄉崇義,像一顆綠色明珠,鑲嵌在章江源頭,素有“中國氧吧、綠谷崇義”的美譽。走進綠谷崇義,說起崇義章源鎢業股份有限公司,聽到最多的是企業在依靠科技創新打造“鎢業航母”的輝煌歷程中熱心公益事業、勇擔社會責任的故事。
章源鎢業正是從“綠谷”起錨,逐步茁壯成長,走向世界。2010年3月31日,崇義章源鎢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我省首家鎢行業上市企業,贛州市唯一上市企業(股票簡稱:章源鎢業,股票代碼:002378),被譽為“世界鎢都第一股”。
從轉制前瀕臨破產的礦產加工小廠到“世界鎢都第一股”,章源鎢業創造了奇跡,經濟指標連年快速增長,多項技術領跑世界同行,企業內部和諧溫馨……其快速發展的內在奧秘在于:創新引領跨越之路。
看,乘著蘇區振興發展的東風,章源鎢業正和著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節拍,鏗鏘前行,不斷超越,創造了一個個令世界矚目的發展加速度,展示了企業創新發展的“中國力量”。
鎢業航母 從“綠谷”起錨
崇義章源鎢業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世界鎢都”贛州的崇義縣,始創于2000年,是集鎢的采選、冶煉、制粉、硬質合金與鎢材生產和深加工、貿易為一體的大型骨干企業,是全球少數擁有完整的鎢行業產業鏈廠商之一。
公司持續堅持“利用資源、依靠科技、以人為本、誠信至上”的經營理念。公司現有員工3000多人,擁有6個探礦權礦區、4座采礦權礦山、5個鎢冶煉及精深加工廠、1座水電站、一家全資子公司及兩家參股公司,具備年產仲鎢酸銨10000噸、鎢粉6000噸、碳化鎢粉6000噸、硬質合金系列1500噸的生產能力。
公司是中國鎢業協會主席單位、硬質合金協會副會長單位、“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第三批國家創新型企業”,先后通過了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和ISO9001:2008黨建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
近年來,公司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白黑鎢礦潔凈高效制取超高性能鎢粉體成套技術及產業化)”、“首屆全國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先進礦山企業”、“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全國和諧勞動關系優秀企業”、 “全國就業與勞動保障先進民營企業”、“全國有色金屬行業先進集體”、“全國文化建設先進企業”、“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等榮譽;“章源”商標系江西省著名商標,“章源”牌鎢粉、碳化鎢粉、硬質合金系列為江西省名牌產品。
公司未來發展戰略是“科學利用資源,實現綠色冶煉,發展精深加工產品”,即以資源的利用和開發為基礎,以高性能、高精度、高附加值的鎢加工產品開發為發展方向,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將章源鎢業建成一個以鎢礦產資源勘探、采選、冶煉、精深加工及相關產業協同發展,國內領先,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鎢企業。
科技創新 引領跨越之路
持續夯實創新平臺。公司持續堅持走自主創新和“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之路,廣泛開展校(院)企合作,先后投資超億元,引進境外高端分析、檢測、研發儀器設備200余臺(套),以企業技術中心為依托,在公司分別設立了中南大學章源博士后科研基地、中國地質科學院博士后工作站、江西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贛南科學院鎢業研究所等科研機構。
持續開展科技創新。繼2010年10月,公司檢測中心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實驗室認可之后。2011年,公司繼續加大科技開發投入,共投入6250萬元用于產品開發與技術升級。首先在氨氮治理工藝方面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確保了冶煉廢水氨氮達標排放;其次聯手江西理工大學,對延續近百年的白鎢冶煉工藝體系進行根本變革,開發出全新的“白鎢礦銨鹽不變體系閉路循環冶煉工藝”,為實現白鎢高效冶煉和零排放奠定了工藝和理論基礎,并一舉通過了省級科技成果鑒定,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持續研發高新產品。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和產學研相結合等方式,相繼開發了“超純APT”、 “納米鎢粉”、“納米碳化鎢粉”、“納米晶粒硬質合金”、“超粗顆粒碳化鎢粉”等“江西省自主創新產品”。
持續加大科技投入。為確保科技投入及時、足額、高效,公司制定了《科研開發經費管理辦法》、《科技成果獎勵辦法》等科技創新管理制度,設立了技術開發經費專門賬目,每年用于技術開發的費用占銷售收入的3%以上,為公司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持續結出創新成果。公司研發投入取得了豐碩的研發成果,擁有有效專利13項,開發專有技術130項,主持起草國家標準5項,承擔國家、省部級重大科技項目20項。其中國家863計劃項目1項(白鎢資源綠色冶煉與高值開發利用技術)、國家火炬計劃項目1項(鎢基高性能硬面材料產業化項目)、國家創新基金項目1項(高性能、納米級鎢粉制備技術及產品開發)、國家出口機電產品研發項目1項(高性能超細、納米硬質合金刀具材料)、省級高新產業重大項目1項(鎢基高性能硬面材料產業化),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和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敢于擔當 提升發展“軟實力”
公司黨委充分發揮在企業發展中的政治引領和在職工群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以黨建文化促進企業文化建設。于2011年6月順利通過了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中國共產黨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基層委員會建設”黨建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并被評為“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開展“永遠熱愛黨、永遠跟黨走、理想信念教育”、“弘揚蘇區精神、蘇區振興我先行”等主題活動,營造良好發展氛圍。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大力倡導和建設“安全、和諧、高效、創新”的人文環境,引進高端技術人才200余名,安置1600多名下崗職工再就業;熱心公益事業,各類捐助累計超2000萬元;獲“全國就業和社會保障先進民營企業”、“全國和諧勞動關系優秀企業”、“全國民營企業文化建設先進企業”等榮譽稱號。
揚優成勢 勇爭世界一流
為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資源,該公司樹立以保護性開采為主導思想,科學開發礦產資源。公司擁有4座采礦權礦山,保有鎢儲量9.60萬噸,占全國總量的5.33%,礦山服務年限達30年,順利通過礦山安全二級標準化驗收,系全省礦山職業衛生健康管理示范單位。另外,擁有6個探礦權礦區,合計可勘探面積為153.585平方公里。
公司綜合實力在江西省同行業居首位,全國同行業中居前列。其中,鎢冶煉、粉末冶金技術和產品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硬質合金達國內先進水平;公司是全球首家工業化生產納米鎢粉的企業,據《中國鎢工業年鑒》統計:2008年至今,鎢粉及碳化鎢粉產銷量連續四年全球第一;硬質合金產銷量國內前三。
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和產學研相結合等方式,系統創新了鎢冶煉、粉末冶金、硬質合金及其深加工的工藝和理論,取得了八大科技成果。
一是創新了黑白鎢礦堿法冶煉工藝新體系,在全球率先實現了黑白鎢礦的高效“綠色冶煉”,為我國鎢冶煉技術水平領先于世界做出了突出貢獻。
二是首創“銨鹽不變體系白鎢閉路冶煉工藝”,對延續了近百年的白鎢礦冶煉工藝體系進行了根本性變革,實現了白鎢冶煉零排放,解決了我國鎢工業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尖銳矛盾。該項目2011年受理發明專利4項,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獲2012年國家“863”項目資助。
三是獨創仲鎢酸銨(APT)物性控制技術,解決了APT多晶團聚及APT物性不可控的世界性難題,應用后產品附加值提高8~10%。該項目獲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四是獨創超細APT低成本生產納米鎢粉技術,實現了納米鎢粉的工業化生產,為納米晶合金生產奠定了基礎。
五是獨創晶型轉變原位還原法生產超細鎢粉技術,打破了歐美的技術壟斷,使中國鎢粉、碳化鎢粉生產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公司主持和參與起草了“超細鎢粉”、“超細碳化鎢粉”國家標準。
六是全套引進世界先進涂層刀片生產技術與裝備,投產一條完整的高性能高精度涂層刀片生產線,改變我國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滿足國內數控加工業快速發展的需要。該項目獲“2011年國家產業振興專項扶持資金”3000萬元。
七是引進美國專利硬面材料制備核心專利技術,建立了碳化鎢基硬面材料生產線,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占國內同類市場份額50%以上,替代了進口產品。
八是引進消化國際先進棒材核心技術,正在建設一條硬質合金鉆具毛坯生產線,產品質量達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全球僅少數廠家能夠生產。
與時俱進 描繪發展新藍圖
“我們將利用難得的發展機遇,開拓創新。相信有黨和政府的關懷以及各界支持,我們將不斷超越,努力爭創世界一流鎢企業。”章源鎢業有關負責人豪情滿懷地說。
未來5至10年,為實現鎢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的轉變,該公司將不斷引進世界前沿技術、裝備及管理理念,加快高性能硬質合金涂層刀片擴產、整體硬質合金刀具毛坯、整體刀具、刀桿、刀盤等項目建設步伐,盡早形成硬質合金切削工具完整產業鏈的研發、設計和制造能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鎢精深加工企業和世界知名品牌。